173-7686-0368

当前位置 :主页 > 客户案例 > 客户案例 >

客户案例

内容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2018-12-2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尝试使用内部通信系统管理网络内容,“企业内容管理”开始萌芽。2001年,国际信息与图像管理协会创造了术语ECM(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并将ECM定义为“用来捕获、储存、管理、保留和交付与组织过程相关的内容和文档的技术”,仅强调了ECM是管理企业内容的技术。伴随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ECM的概念不断被完善,今天的企业内容管理已成为企业对企业全部内容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技术、战略、过程、方法和系统。企业在制定内容管理战略和选择ECM工具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如何控制企业内容,更要考虑ECM如何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商业价值。

“内容”一词源于出版媒体业,开始主要指的是书报杂志、唱片影带里的创作内容。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企业内外信息的流通不断加速,文档与资料数量不断增加,内容的范围不断扩大,由原来的出版媒体内容,发展为企业内外所有与其相关、以数字形式展现的信息聚合。企业内容可从内容分割度、内容来源、内容格式、内容状态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

ECM覆盖内容生命周期的全部阶段:从创建和捕获,到保存或删除

    

企业内容管理的发展历程:技术进步不断对企业内容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络开始普及,ECM系统帮助企业进行网络内容管理,保证企业内联网与Web网站信息的一致性,保证企业信息得以高效的发布、组织和搜索。2005年前后,伴随电子商务和XML的发展应用,ECM的使命愈发丰富强大,内容管理模型、内容储存管理、内容交付管理、工作流等功能一应俱全。2010年左右,云服务逐步成为诸多企业的生产力工具,移动互联网爆发,手机成为个人随身计算设备,新技术的兴起发展给企业、员工和客户的日常行为带来显著影响,企业对ECM的需求随之转变,移动性与安全性成为ECM需要应对的两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也为ECM系统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企业需要ECM的原因:数据增长为企业内容管理提出挑战

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O2O、社交网络、资讯媒体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需要面临的数据量成指数增长。IDC数据表明,2020年全球新建和复制的信息量将超过40ZB,是2012年的12倍,其中中国的数据量将在2020年超过8ZB,比2012年增长22倍。数据量的飞速增长带来了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的繁荣发展,也给企业信息管理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企业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整体的战略,认真规划ECM系统的建设,才能高效管理企业内容,并利用内容提升实现商业收益。

ECM的主要特征与必然趋势

传统信息管理系统往往只关注某些特定形式的数字化信息,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如文档管理、记录管理、Web内容管理、企业网盘等,也可能只关注特定业务内容,如ERP、CRM、SCM、HRM等。但ECM是企业级的信息管理系统,它关注企业的全部内容,超越了单独的管理应用,打破了业务与部门限定导致的信息孤岛。ECM的现代化的整合与集成的解决方案,也促进了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的融合。

中国信息化发展已经位居全球领先位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对全球各国家评价结果显示,中国信息化全球排名大幅度提升,中国信息化发展在产业规模、信息化应用效益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指数,中国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36位迅速攀升至2016年的第25位。从全球范围来看,以美国、英国、日本、中国、俄罗斯为代表的大型经济体,具有强大的信息产业基础和庞大的用户市场规模,信息化发展优势明显。“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的信息化发展在全球居于超前位置,俄罗斯(第23名)与中国(第25名)首次超过二十国集团的平均水平。

云服务遍地开花,移动互联网带来新场景

2016年云服务已度过炒作期,成为企业生产力工具,企业对内容管理的SaaS产品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升。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较2015年增加750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提升5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工作场景向多元化发展,推动不同使用场景细化、企业内容管理的范围向更深更广扩散。

企业内容管理产业链:上游提供存储、网络基础服务,下游遍布各行各业

企业内容管理行业的核心为ECM应用系统的提供商;基础为满足企业存储、网络需求的云服务厂商或物理基础资源厂商;通过代理商或直销进行销售;服务对象以知识密集型、传输密集型领域的企业用户为主,也可嵌入其他厂商的SaaS系统间接提供服务。

中国企业ECM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企业ECM的主要业务类型集中在文档管理及协作、企业网盘、Web内容管理等,部署方式以私有云为主。企业选择私有云部署主要是出于安全层面的考虑,特别是大型企业普遍保守,而私有云私密性强,也可充分利用企业闲置硬件。伴随公有云服务的发展和企业对公有云认知的加深,企业因转型需要开始逐步接受公有云产品,传统IT向公有云转变的总体趋势愈发明显。

企业内容管理产业图谱:文档管理及协作、企业网盘、Web内容管理三大类

企业的内容管理系统应当对企业全部内容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大型供应商如IBM、微软的服务覆盖范围较广,中小厂商则通过在特定领域中提供高品质、差异化的服务以生存发展。

按照产品的主要功能特色及所属业务领域,可对ECM供应商做出三类划分,其中文档管理及协作中的文档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结果性文件,满足归档、分类和检索需求,以规范化管理为目的;企业网盘针对企业整个运营过程中的所有文件,满足企业海量文件的汇聚、存储、访问和共享需求;Web内容管理侧重于内容管理的交付阶段,主要将内容出版到网络终端,涉及企业内联网、外联网或者互联网上创建、管理和发布内容的全过程。

随着时代发展,ECM诸多供应商的产品功能都在不断丰富壮大,在自身基础上管理更多类型的企业内容,向内容全生命周期拓展。

目录:

1.0 项目概要

1.1 项目要点

1.2 项目背景

1.3 项目核心竞争力

1.4 项目内容与特点

1.4.1 体系架构

1.4.2 技术或资源特点

1.4.3 商业经营模式特点

1.5 市场机遇

1.6 项目投资价值

1.7 成功关键

1.8 盈利目标

2.0 项目公司介绍

2.1 发起人介绍

2.2 股权结构和核心团队

2.3 公司组织结构

2.4 [历史]财务经营状况(新建项目与公司没有本章节)

3.0 产品和服务

3.1 项目内容与目标

3.2 项目开发思路

3.3 项目创新与差异化

3.4 项目核心竞争力或特点

3.5 项目开发(条件)资源状况

3.6 项目地理位置与背景

3.7 项目设备与设施

3.8 项目建设基本方案与内容

3.9 经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3.10 项目进展

4.0 市场和行业分析

4.1 行业市场分析

4.2 行业准入与政策环境分析

4.3 市场容量分析

4.4 供需现状与预测

4.5 目标市场分析

4.6 销售渠道分析

4.7 竞争对手分析

5.0 项目SWOT综合分析

5.1 优势分析

5.2 弱势分析

5.3 机会分析

5.4 威胁分析

5.5 SWOT综合分析

6.0 项目发展战略与实施计划

6.1 执行战略

6.2 竞争策略

6.3 市场营销策略

6.3.1 目标市场定位

6.3.2 定价策略

6.3.3 渠道策略

6.3.4 宣传促销策略

6.3.5 整合传播策略与措施

6.3.6 网络营销策略

6.3.7 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6.4 经销商培训与销售网络建设

6.5 公共关系与战略结盟

6.6 售后服务策略

6.7 战略合作伙伴

7.0 项目管理与人员计划

7.1 项目公司组织结构

7.2 项目公司管理团队(管理层人员介绍或团队组建)

7.3 管理团队建设与完善

7.4 人员招聘与培训计划

7.5 人员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

7.6 项目质量控制系统

7.7 项目成本控制管理

7.8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8.0 风险分析与规避对策

8.1 项目风险分析

8.2 项目风险规避

8.2.1 政策规避方法

8.2.2 市场风险规避方法

8.2.3 经营管理风险规避方法

8.2.4 人才风险规避方法

8.2.5 融资风险规避方法

9.0 投入估算与资金筹措

9.1 项目融资需求与贷款方式

9.2 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9.3 融资资金使用计划

9.4 资金合作方式及与资金偿还保障

9.5 退出机制

10.0 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10.1 财务分析基本假设

10.2 收入估算

10.3 成本与税金估算

10.3.1 采购与水、电、燃料等费用

10.3.2 工资及福利费用

10.3.3 折旧费

10.3.4 维修费

10.3.5 管理费用

10.3.6 销售税金等费用

10.3.7 税率

10.4 成本估算

10.4.1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估算表

10.4.2 销售成本估算表

10.4.3 付现经营成本估算表

10.4.4 运营费用估算表

10.5 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估算

10.6 重要财务指标

10.7 财务敏感性分析

10.8 盈亏平衡分析

10.8.1 盈亏平衡点

10.8.2 盈亏平衡分析图

10.8.3 盈亏平衡分析结论

10.9 投资效益分析结论

11.0 项目投资价值分析

11.1 分析方法的选择

11.2 收益年限的确定

11.3 基本数据

11.4 投资价值分析结果

12.0 附录

(1) 基本报表

(2) 辅助报表

(3) 敏感分析报表

(4) 营业执照

(5) 法人代码证书

(6) 税务登记证

(7) 技术应用成果相关证件

工业格式

第一部分 项目总论

第二部分 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第三部分 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第四部分 设计方案

第五部分 建厂条件与厂址方案

第六部分 消防

第七部分 节能

第八部分 环境保护

第九部分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数)

第十部分 实施进度建议

第十一部分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第十二部分 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第十三部分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报告由启慧联恒出品,报告版权归启慧联恒公司所有。本报告是启慧联恒公司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获得启慧联恒公司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启慧联恒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服务项目
Services Available
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产业规划设计
专项市场调研
新闻资讯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问答
关于我们
About Us
公司荣誉
公司资质
客户案例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启慧联恒

扫一扫,权威审核标准早知道

深圳市启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粤ICP备18143386号-1

启慧联恒 扫一扫,加微信联系我们